第236章

    遇到天灾大难时,更应该竭尽全力的抗灾,救助辖区内的黎民百姓。
    可那些黑了心的贪官污吏们,平日里搜刮民脂民膏,遇到天灾时欲壑难填的还要制造人祸,喝人血食民脂民膏都丧失了人性!
    真是令人痛恨痛心啊!”
    秦王殿下激愤之下的感慨之言,令众官员又是惶恐又是钦佩!
    秦王殿下真不愧是爱民如子的八贤王!
    秦王感慨了两句后,又温润的说道:“你们做的极好,本王回京后自会为众位大人请功。
    明日,从瀛洲运来的粮食就到了,先解了燃眉之急。
    户部从江南急调过来的粮食,也用不了多久就能运到灾区。”
    岳知州得知粮食明日就到了,当真是欣喜若狂!
    钦佩崇拜的看着秦王殿下,:“王爷做事雷厉风行!这种速度和效果当真是罕见。”
    秦王淡淡一笑,:“抗疫和救灾如行军打仗,兵贵神速!杀伐果断的领兵要领,同样适合抗疫救灾时使用。”
    众位官员自然是绞尽脑汁,翻检着肚子里的赞美之词,对秦王殿下恭维逢迎的拍着马屁!
    秦王却依然是温润如玉,不骄不奢,表情淡淡,显然并不将这些天花乱坠的马屁放在心里。
    岳庄诚心中更是钦佩崇拜不已!
    若是按“金匮之盟”之约,秦王殿下能继位登基的话,定是一位可媲美汉武唐宗的千古一帝!
    秦王只在沧州盘桓了一日,接到从瀛洲运来的粮食后,交付给了岳知州,就带队走了。
    他对这些尽心尽责的官员是信任放心的,没有留下一人一兵监督,将沧州救灾之事都交给了岳知州负责。
    秦王赵德芳带人又回到了瀛洲城。
    逃荒的灾民听到了秦王在瀛洲救灾的消息,都又争先恐后的纷纷往回逃了。
    在这个路引制度严格的时代,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了,没有人愿意离乡背井,颠簸流离失所的去逃荒的。
    如今家乡就有救命粮食吃,那还不赶紧往回奔逃就是活该蠢死的货了!
    秦王赵德芳亲自带着人巡视在城内的大街上。
    一队队衣衫褴褛,蓬头垢面,肌黄面瘦的灾民,扶老携幼的进入城中。
    在厢兵衙役们的监守下,秩序井然的排在一个个粥棚前,等着喝上碗救命的热粥。
    现今暗暗叫苦不迭的,是那些囤粮居奇要发天灾之财的黑心奸商和地主们。
    炒高到了七百文一斗的粮食,现今一百文一斗都无人问津。
    平价售卖粮点儿二十文一斗的限购粮,每日稳稳当当的供应着。赈灾粥棚前的大铁锅里,一锅接着一锅的浓粥每日从早到晚的熬着。
    百姓们经过那些粮铺时,都是解气的吐上一口口水!
    该!这些吃人不吐骨头渣的大老爷们,都破了产才好呢!
    等到几日后江南调来的赈灾粮,就会运到灾区的消息传出去后,几个州府的粮价一夜间又腰斩了一半。
    各个粮铺纷纷挂出了五十文一斗的价格。
    见还是卖不出去,一些心急如焚的粮商,一边暗骂着秦王的手段真是狠辣!一边狠着心咬着牙挂上了三十文一斗的牌子。
    囤积居奇的粮食里,可有大部分都是花五六十文一斗高价买来的呀!
    秦王默不作声的命人暗中出手收购,抄没充公的那些赃银尽量换成能救命的粮食。
    云熠匆匆走进屋里,对秦王躬身一礼!
    :“王爷,接到密报,杨延昭后日就能到京城了。”
    嗯?
    秦王扔下了手里的账册,眉头微皱。
    :“杨延昭回来的还真不是时候啊!云熠,传信给他,让他在路上磨蹭着点儿。
    再交给你件任务,本王看这河北路灾民里,好多身壮体健的大脚女子。
    你带人暗中观察一下,有合适的替王妃招收一些,带回京城交给她的大脚女子军团。”
    云熠心领神会的一笑,领命而去。
    出了门后唇角还是忍不住弯起的笑意。
    【王爷这是担心杨延昭后日进京后,王妃会私下去相看时,不能偷偷的亲自在旁边监管啊!
    唉!……除了这个杨延昭还有个寇准呢!王爷的醋坛子打翻了后,不知道心里是何种滋味儿?
    王爷心中醋意翻滚着,还想着替王妃的大脚女子军团招兵买马,王妃您就不能让王爷省点儿心么?】
    第140章 顶着风险拉皮条
    得知杨延昭就要进京后,秦王的做事效率又加快了速度。
    边让人通知杨延昭路上磨蹭着点儿,边命人放出风去,此次从江南调来的粮食多达几百万石,几日后就能运到灾区。
    这消息可把那些囤积居奇的黑心商和豪强地主们吓坏了!
    要是等几百万石粮食到了后,这粮价还不得恢复到灾前的十几文一斗?就怕聚集到河北路的粮食太多,到时候十几文一斗也卖不出去了。
    贮存粮食要防盗、防潮、防鼠、防虫,干活的人工不能少,工钱加上吃饭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米虫老鼠的糟蹋避免不了,往年存粮因此损失两三成的情况有的是。要是一年卖不出去,明年新粮下来后,谁肯买参杂着虫屎老鼠屎的陈粮吃?
    囤积居奇的粮食心疼死也得赶紧出手,免得赔的更多!
    粮价一夜间又降到了二十文一斗,和官府平价售粮点儿统一了价格。